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魏晉玄學問題討論
Discussion of Topics in Wei-jin Dynasty Metaphysics 
開課學期
105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林麗真 
課號
CHIN7060 
課程識別碼
121 M048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文19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一、教學目標:
魏晉人雅好《易》《老》《莊》,謂之「三玄」。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、王弼、阮籍、嵇康、向秀、郭象、裴頠、張湛、支遁、道安、僧肇等。其思想概以辨證本末、體用、一多、言意、自然與名教、及儒釋道三教異同問題為重心。本課程即以當時名家之玄學文獻及清談資料為主,引導同學研讀、分析、詮解,並針對其中重要專題進行討論。一則藉以探究魏晉玄學的特質、內涵、演變、及其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之地位與影響;一則藉以訓練研究生對傳統中國哲學文獻的解讀、研治能力。
二、教學範疇:
(一) 魏晉玄學的產生背景及其發展概況
(二) 正始時期的玄學:何晏、王弼
(三) 竹林時期的玄學:嵇康、阮籍(兼及向秀等)
(四) 元康時期的玄學:裴頠、郭象(兼及歐陽建、支遁等)
(五) 東晉時期的玄學:張湛、僧肇(兼及列子、孫盛、道安等)
(六) 專題討論:有無、言意、性情、有待無待、自然名教、聲有無哀樂、養生、動靜、形神生滅、儒釋道異同等
(七) 玄學思潮與政治、社會、學術、宗教、人生……之關係
(八) 清談與玄學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之地位、影響及其現代意義
三、教學進程
本課程分【Ⅰ】、【Ⅱ】兩段進程。第Ⅰ階段以玄學概說、正始玄學、竹林玄學及元康玄學為主;第【Ⅱ】階段以東晉玄學及玄學專題討論為主。 

課程目標
一、教學目標:
魏晉人雅好《易》《老》《莊》,謂之「三玄」。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、王弼、阮籍、嵇康、向秀、郭象、裴頠、張湛、支遁、道安、僧肇等。其思想概以辨證本末、體用、一多、言意、自然與名教、及儒釋道三教異同問題為重心。本課程即以當時名家之玄學文獻及清談資料為主,引導同學研讀、分析、詮解,並針對其中重要專題進行討論。一則藉以探究魏晉玄學的特質、內涵、演變、及其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之地位與影響;一則藉以訓練研究生對傳統中國哲學文獻的解讀、研治能力。
二、教學範疇:
(一) 魏晉玄學的產生背景及其發展概況
(二) 正始時期的玄學:何晏、王弼
(三) 竹林時期的玄學:嵇康、阮籍(兼及向秀等)
(四) 元康時期的玄學:裴頠、郭象(兼及歐陽建、支遁等)
(五) 東晉時期的玄學:張湛、僧肇(兼及列子、孫盛、道安等)
(六) 專題討論:有無、言意、性情、有待無待、自然名教、聲有無哀樂、養生、動靜、形神生滅、儒釋道異同等
(七) 玄學思潮與政治、社會、學術、宗教、人生……之關係
(八) 清談與玄學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之地位、影響及其現代意義
三、教學進程
本課程分【Ⅰ】、【Ⅱ】兩段進程。第Ⅰ階段以玄學概說、正始玄學、竹林玄學及元康玄學為主;第【Ⅱ】階段以東晉玄學及玄學專題討論為主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